長江商報消息 ●長江商報記者 李璟
事關億萬百姓福祉,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啟動實施。
11月25日,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印發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關于公布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的通知》(簡稱《通知》),公布了36個先行城市(地區)名單,個人養老金制度開始在先行城市(地區)實施。
個人養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、個人自愿參加、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,是我國積極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。專家指出,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有助于加快構建多層次、多元化養老保障體系,同時為資本市場吸引長期、穩定“活水”,增強資本市場穩定性。
個人養老金政策落地
自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《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》以來,相關部門加快個人養老金業務布局。隨著11月4日多部個人養老金有關文件的相繼出爐,被寄予厚望的“第三支柱”有了頂層設計藍圖。
人社部、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、銀保監會、證監會五部門聯合發布《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》,對個人養老金參加流程、資金賬戶管理等多方面做出具體規定;財政部、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《關于個人養老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》,“真金白銀”提高百姓的受惠度;證監會重磅發布《個人養老金投資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管理暫行規定》,保險行業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正式開跑。
隨著此次36地先行個人養老金制度,我國多層次、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建設又邁進了堅實一步,有望改善我國養老保障格局,為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,36個先行城市(地區)覆蓋全國31個省份,除山西、江蘇、山東、云南、甘肅外,其他省份入選的基本都是省會城市。另外,遼寧、浙江、山東、廣東各有兩個城市入選,河北入選的除省會石家莊外還有雄安新區,而福建則是全省參加。
人社部相關負責人表示,作為一項全新的制度,個人養老金實施要循序漸進,需要在部分城市或地區先行試點,積累經驗再逐步推開。今后,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覆蓋到全國,符合條件的人員都可以參加。下一步將通過試點總結經驗,制定更有吸引力的政策,設計更加穩健的金融產品,研究二三支柱銜接的條件和路徑。
首批129只基金開閘
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啟動實施,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業務也正式進入實操階段。
個人養老金不同于基本養老保險,是政府支持、個人自愿參加、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。事實上,自個人養老金新政落地以來,各大金融機構早已摩拳擦掌加緊布局,搶灘這一藍海市場。
根據人社部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三季度,中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.47億人,可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的人口基數較廣。業內預計,隨著未來政策逐步完善,經歷5至10年的發展,個人養老金累計金額可能達到萬億元以上水平,將帶給資本市場的增量資金將高達萬億元量級,逐步成為中國養老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據了解,首批61家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金融機構,包括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、12家股份制銀行、5家城市商業銀行、11家理財公司、14家證券公司、7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和6家保險公司等。
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,《通知》下發當天,工行、農行、交行等多家銀行就宣布個人養老金業務正式上線,36個先行地區的用戶已可在當地銀行開立賬戶。另外,40家基金公司也發布公告稱,自11月28日起,廣大個人養老金投資者可開始辦理養老目標基金Y份額的申購。
根據此前證監會發布的《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》,截至11月18日,入圍的基金產品共有129只。這意味著,本周一起,129只個人養老金基金將正式開賣。
《通知》明確,先行城市(地區)符合條件的群眾可自愿參加個人養老金。按照個人養老金制度規定,參加人需要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,根據個人意愿購買相關金融產品。目前,銀保監會公布的首批可以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23家商業銀行中,完成對接測試的商業銀行名單已在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公布。
責編:ZB